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积极探索 快乐学习--------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体会

2024-09-09教育论文
几年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证明了语文活动教学比语文课堂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容易使学生喜欢学、乐意学语文。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快乐学习。我的体会有以下

几年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证明了语文活动教学比语文课堂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容易使学生喜欢学、乐意学语文。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快乐学习。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 遵循趣味性原则,促成乐此不疲的境界

我们知道,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各部分、大脑两半球、有意识和无意识等有机结合,使他们的视觉、听觉、触动觉等感觉通道畅通无阻,从而能有效地协调大脑节奏,激发内在生机。能充分发挥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特别积极的优势。

我们自从开展成语连锁填补、寻找广告错别字、书写比赛、标点趣谈、课外采访等语文活动课后,学生们一直都保持着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课前课后,上学放学,你问我答,好不热闹,真是获益匪浅,而且乐此不疲 。那么,如何使学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界呢?我认为,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一定要新、活、妙、实。新, 一是内容的更新,不能老是采访,老是成语练习或习字活动;二是形式要新,填空、猜谜、演讲、做游戏等等 ,形式要多样化。活,是指语文活动课要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要求和个性爱好。妙,是指语文活动能激发 兴趣;寓教于乐,启智于趣;也指语文活动课要活而有序,动而不乱。实,是指语文活动,谁都能参加,不能只有一些人在表演,大部分人在“看戏”。语文活动课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落实语文的教学任务,要实实在在地培养和提高语文素质。

二、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传承民族文化

我们学校地处偏远的民族聚居区,河流山川就萦绕在我们身边,学生们经常在田野大地和父母一起劳作。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师要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应使之成为共享学习资源。如果处理得当,可以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在“感受自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其中有一项"我有一个'朋友'"的主题活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决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写作题材,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秋游”,而是如同课文要求的那样,“投向自然的怀抱”“让景物像人”一样活起来,同它展开心灵的对话,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所以,在指导这一活动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投向”“对话”“结交”的具体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体验和表现,调度、引导学生以心灵贴近自然,在与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相融、相知、交友、交心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逻辑思维……因为大自然就在身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投入,他们有各自的不同表现和言说方式,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但这正是要达成的活动目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给予引导、激发、激励。面对熟悉的环境进行新的学习与活动情境,学生全心身地投入了,心灵激荡了,真切体验了,感情融入了,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学生的个性素质获得了发展。

我们的学生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蒙古等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风俗、丰厚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当开展“到民间采风去”综合性学习时,我引导学生关注习焉不察的民风民俗,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学问,比如,了解北方少数民族春节时的习俗与汉族有何不同,少数民族有哪些独特的节日、礼节等等,在活动中,我组织学生按民族分组,汉族学生中有对少数民族感兴趣的就参加到一个民族小组,学生们一同调查,寻找民族的起源、习俗、趣闻,在活动中,学生们有许多惊奇的发现,也对各个民族的习俗有了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使少数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人民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强调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 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里强 调的无疑是实践性,自己来做,在做中自己学会。语文活动课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身体力行,强调的就是实践性 。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可以使学生积极探索,快乐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各种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得到磨练,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造性的工作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