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语文课堂“三板斧”新解——刍议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2024-09-19教育论文
一、预习:激发课堂学习的原动力一是课前预习的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小学生课前预习目标,我认为主要是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一种的期待。我们不应该只对学生提出知识与技能维度预习要

一、预习:激发课堂学习的原动力

一是课前预习的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小学生课前预习目标,我认为主要是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一种的期待。我们不应该只对学生提出知识与技能维度预习要求,让学生掌握一些字词的音、形、意,甚至背诵课文,而是让他们在学前准备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感受,从而对即将到来的课堂充满期待、渴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学生通过预习,获得自己的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二是依据课前预习确立课堂教学起点。“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定律,学情是组织教学的出发点。因此,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展示预习中的收获、感受与困惑,由此展开教学。

三是进行有效课前预习辅导。包括两个方面:一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预习一般是在课外进行的,但是学生开始不会预习,因此应该把预习拿到课堂上来,酌情上几次预习指导课。在预习课上,老师可以用一篇文章做例子,带着学生一起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二要精心设计预习提纲。坚持这样几个原则:1.针对性,即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2.趣味性,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探求问题。3.启发性,能启迪学生思维。4.可接受性,预习题尽量“瘦身”,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二、倾听:体悟课堂互动的亲和力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场景: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学生台下个个正襟危坐,看似一片和谐。可仔细观察,学生中开小差者大有人在。有的在聚精会神地把玩着自己的手指,甚至随便一样东西都可以成为他们玩耍的道具;有的和同桌聊起了悄悄话,有时还借助手中的道具偷偷玩起游戏,课桌底下,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有的学生虽然坐得端端正正,既不做小动作,也不随便说话,可被老师猛一喊,竟然愣在了那里不知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我们都知道,当下的课堂正在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教师

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被对话中心的教学模式所替代,而倾听则是对话的前提和基础。这里所谓的倾听,是指静静地、耐心地、认真地听,不急不躁,不打断,不忙于下结论性判断,它是弥散的、渗透的,运用于教学的全过程。

其一,教师是倾听者。倾听就是教师耐心专注地听学生表达表现并积极予以回馈的过程,甚至有人将倾听能力上升为教师专业性的指标之一。我们从教师的倾听的方式,解读出蕴含在这种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教育品质:即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信任、宽容和期待。倾听面对的是人的生命存在,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诉说,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去参与学生的成长、参与创造学生的声音”,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发了教育的意义。

其二,让学生学会倾听。请看这样一则案例——课堂上,一学生正在声情并茂地作着精彩的回答,可这样的精彩对部分学生来说似乎不具任何吸引力。也许他们没有做小动作,可他们的神情告诉周围人,别人的回答与他们毫不相关,他们的思想早已游离到课堂之外。有时,一学生正在做着精彩回答,可下面依然小手如林,耳旁对老师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他们不懂得关注别人的回答,只想着将自己想到的答案尽快公布于众。

新课程背景下,“发言热闹的课堂”固然可喜,“用心相互倾听的课堂”更值得提倡。所以,当下有人提出了“倾听教育”的理念,将倾听视作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素养。会不会倾听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

三、质疑:凸显课堂教学的创造力

当下,没有问题的课堂并不被人们看好。新课程积极倡导基于问题的教学,其理论依据是基于心理学的,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思维活跃于疑路的交叉点。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看成为一个由不知到知,由质疑到释疑的过程。正所谓“疑者觉悟,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愈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创造力愈强。一位教师在《庐山的云雾》一课的教学时,就如何重视学生质疑,突显课堂教学的创造力,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

师: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师在“云雾”的下面加上点。)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它的云雾。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

生: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稀奇的?

生: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

师:这两个问题,于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

们,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在书里找答案。

学生质疑问难,是对课文深入探究的结果,其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学生质疑,让课堂充满创造力。总之,有效教学必须从先进的教学理念出发,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预习、倾听、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