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国际标准舞教学中的实施探索

2024-08-16教育论文
2007年,美国的乔纳森·伯尔曼(Joh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 Aaron Sams)两位老师初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重新规划课堂内外

2007年,美国的乔纳森·伯尔曼(Joh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 Aaron Sams)两位老师初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重新规划课堂内外的时间,重构学生学习顺序和内容,增加深层学习的比重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为翻转课堂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教学方法的迭代,翻转课堂教学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了广阔的前景。诸多西方国家将翻转课堂作为其教学方法革新的重要手段。中国也十分重视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应用,涉及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翻转课堂必将逐步走入多学科教学模式。我国翻转课堂目前主要应用于理论型课程,随着翻转课堂的发展前景愈加明晰,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实践类课程也必定迎来大规模的教学模式革新。 

1.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国际标准舞教学课堂实施的意义

1.1实现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堂的创新性教学

当前多学科教学模式探索的浪潮推动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与传统国际标准舞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有效解决中国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堂实践中教学方法单一问题的瓶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的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堂的创新性,将一个老师的言传身教拓展为多个专家的知识传授,既增加了知识获得的关联性又提高了时效性;将枯燥的课堂知识通过提前设计,整合为生动有趣、逻辑严谨的系列课堂,既拓展了知识建构的广度和深度,又增加了知识获得的趣味性。同时,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自主参与学习的角色变化也凸显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由此可见,探索适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具有革新意义的。 

1.2增强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堂的趣味性

国际标准舞教学法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涵盖技术技巧理论在内的国际标准舞专项基础理论和文化基础理论,是一门偏重理论知识的实践类课程。相较于拉丁舞和标准舞等专业课程,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程——以教师讲授,学生硬性记忆为主——的授课方式固然更传统。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将会是一个恶性循环——无法真正掌握教师所授知识,即使能熟练记忆也是“一知半解”。这种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将所学知识变成被动学习的结果,一方面消磨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阻止了知识获得的有效性和关联性。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类问题:让被动的接受知识逐渐转换为主动地参与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让枯燥的文本知识转换为生动的视频、影像知识;让固定的课堂时间转换为课堂前后的延续,使知识的建构更有关联性。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强了国际标准舞课程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同时知识获得有效性得以提升。

1.3实现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资源的有效整合

翻转课堂的实施可将数字资源引入教学活动中,整合教师“言传身教”的知识和时效性强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建构的广度,提高深层学习的比重,发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重构学习的顺序和内容,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由浅入深、生动有趣的数字课程,引导学生转换自主学习的角色,扩充、整合学习资源。教师可通过数字资源的快速、有效的整合,丰富学习内容,将具有关联性且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以数字资源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主扩宽相关知识面,实现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线上资源的有效整合。教师再借助翻转课堂的线上资源整合,提前重构教学资源设计和教学活动,丰富学习活动的同时凸显教师“引导”的角色,将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线下“学”的角色。如此,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堂的教学资源的来源将不止于教师的个体经验,更甚于时下先进的、最新的、权威的专家经验和准确的专项理论知识,且课堂活动更为丰富、更具有吸引力。

2.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国际标准舞教学中的实施现状

2.1国内翻转课堂实施现状

上世纪80年代,“336”自主学习模式可被称作中国翻转课堂的前身,这是由江苏省木渎中学和山东省杜朗中学创建的一套自我研究模型。自翻转课堂初次实践以来,翻转课堂一直是高等教育各学科施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热点,如今其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均已涉及基础教育、业余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高等教育等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用翻转课堂替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2011年开始,翻转课堂在我国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教育界对翻转课堂的重视程度推动着该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停进行,目前处于初级阶段。虽如此,众多学者还是积极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翻转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的课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通过实施通用的框架指导提升翻转课堂的理论性和操作性。

然而,翻转课堂在国内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由于“国内教育实践领域倾向于整体教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群体施加影响,而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较少。”这与“翻转课堂体现的西方文化价值观中那种注重个性、独立的特质”背道而驰,“难以满足国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求”。适合西方学生的教学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学生,且中国传统课堂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很难改变,师生并不一定能够适应。 

2.2艺术类高职院校翻转课堂实施现状

翻转课堂在中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应用已有多位研究者涉猎,该教学模式在舞蹈领域已初见成效。当前我国艺术类高职院校翻转课堂属于新型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出发,结合我国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人文素养缺乏,思想认知感性,行为举止自由”的特点,“结合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方式等特征,逐渐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实际需求的本土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理论,切实提高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适切性,建设了具有全面革新意义的职业教育翻转课堂。”在王岳的研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适用于高职教育重视实践的教学特点。高职教育的目的性在于培养岗位所需的技能,其中,问题解决能力是培养岗位所需迁移能力的出发点。翻转课堂在强调学生“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增强知识获取的长效性和有效性——使知识的获得转化为终身拥有的技能。如此看来,翻转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更适用于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

2.3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翻转课堂实施现状

目前,国内国外的数据库中均未发现关于翻转课堂在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只有少许关于体育舞蹈/舞蹈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国际标准舞教学法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人才培养需要学习国际标准舞人文知识、舞蹈风格、舞蹈表现方式、舞蹈力学原理、舞蹈解剖学以及舞蹈美学等综合知识,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和了解该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专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舞蹈体验的内行研究者。传统的国际标准舞教学模式为整体教育,也就是以示范法、讲授法、练习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师为课堂主导,以线下大班教学为主的学生整体进行训练、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借鉴传统基础类训练课程教学模式,使得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更难被学生愉快地接受,也更难被转化为岗位所需的技能。但翻转课堂是以重构学生学习顺序、时间、资源、角色、形式等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施行使得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获取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中获取学习内驱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和技能习得。由此可见,实施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4高职院校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翻转课堂实施路径

追根溯源,翻转课堂与国际标准舞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均来自西方文化,国际标准舞中国化的探索研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艺术表演舞等项目层出不穷,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也需顺应潮流同向而行。寻找高职院校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翻转课堂的实施路径在实现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具体实施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国际标准舞教学法属于理实一体课,翻转课堂的实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为出发点,设计包含数字资源、教学设计和课程反馈在内的三条路径,渐进地促进知识内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4.1数字资源

翻转课堂涉及的数字资源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包含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所需的数字化形式,如课前自学阶段的微课、课件、任务书等;课中内化阶段的视频、案例等;课后拓展阶段的推荐视频、书单等。教师在选取或制作课程所需的数字资源需要遵循适用、精炼、丰富的原则。第一,在符合课程目标的同时适应学情需要。围绕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学情分析选择适合授课对象的数字资源,在符合课程目标的大方向的基础上着重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建构知识构建大框架。高职院校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程属于理实一体课,数字资源应注重可操作性。艰涩难懂的理论资源不宜学生理解,思维导图、动作示范类的视频资源、动态图例、或视频配合文字的线上资源以及浅显易懂的非视频资源更适合此类课程。第二,在满足内容多样的基础上寻找多元形式。数字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化单元知识为数字化形式,使用非视频资源和视频资源整合知识内容,将知识传递变得简单且有趣。国际标准舞教学法课程有许多枯燥乏味的基础理论,数字化形式可以将其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知识获得效率。第三,在兼顾内容丰富性的同时需要注意数字资源的体系化。以教学重点为主线,寻找或制作时长适中、能够便于学生反复观看的数字资源,使学生能够高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课前预习。数字资源的使用需借助移动设备和平台来营造交互式、智能化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登录数字资源投放平台进行学习。教师可在教学设计时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情选择适合的设备和资源。

2.4.2教学设计

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和了解该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专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舞蹈体验的内行研究者。把握课程目标,以学生本位为出发点,细化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中探究、教学评价三个方面。

2.4.2.1课前预习

相较于传统课堂依赖于课中时间的知识传递,翻转课堂利用学生碎片时间将知识传递提至课前,依托数字化形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发布学习任务书,告知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学习任务和课堂学习预告,并辅以相应的数字资源。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的课前自主学习主要包含国标舞基本步的视频演示、动作解析和基础理论,教师需设计相关问题进行线上测评以把握学生对于预习知识的掌握程度。

2.4.2.2课中探究

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翻转课堂主要采取合作探究、实践的方式实现知识内化。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就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第一阶段由教师就课前预习的内容设计问题或提供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精讲知识点,加深知识内化程度。第二阶段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模拟授课练习,通过实践实现知识获得的有效性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提升。第三阶段由教师指派小组进行展示并开展测评。

2.4.2.3教学评价

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翻转课堂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为主的测评机制,重点考察围绕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学生所呈现的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和高级能力。通过课前预习测试结果、课中模拟授课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实现教学评价的公平性、目标性,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4.3课程反馈

课程反馈是保障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感受和学习效果无法由教师主观获得,因此,课程反馈对于国际标准舞教学法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学生学习体验至关重要。教师通过发放问卷或访谈的方式,整合学生的一手反馈,就具体教学问题进行反思、整改,以期完善教学活动、提升学习体验、总结教学经验。同时,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中西方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开展常态化经验交流,以提升教学效果进而推动课程革新。

3.结语

在聚焦发展数字艺术新型文化业态的大背景下,翻转课堂成为变革传统课堂、引领数字化改革的新力量。作为同国际标准舞一样的“舶来品”,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科学技术将课外自主学习和课内合作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深化知识内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提升教学效果,为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应当重视起翻转课堂的实践,从而助力我国国际标准舞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