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路径探索

2024-08-16教育论文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国家富强、社会主义建设对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国家富强、社会主义建设对当代大学生素养提出更好要求,因此在全面推进现代化教育、提升国民整体素养的过程中,法律素养培育、法治国家建设成为当代高校人才培养不可跨越的一项重要课题。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旨在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身心健康,富有责任和担当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塑造和法律素养培育的的主渠道。高校将法律知识宣贯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大学专业课堂中融入“法律”这一重要思政元素,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素养对人格形成和品质塑造的重要性,形成是非观念,提升对大是大非问题的识别与应变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

法律素养指公民个人对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的掌握,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养成,并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树立法治信仰,尊重法律权威,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当代高校除法学专业外普遍未开设法律知识普及课程,大学生法律素养整体不高,存在群体性法律素养缺失问题。

1.法律知识缺乏,法治意识薄弱

法律是道德的基础,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大学生应该具备有底线意识,守住法律的底线才能谈立德和立志。因此在面对对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培育必不可少。

大学生在校期间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屡见不鲜,已经实施了违法犯罪活动还不自知的大学生令人为之惋惜。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中法律知识的深度普及教育还很薄弱或者流于形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强调“道德”多于强调“法律”。

2.法律重要性认知不足,法治思维缺失

而在法律素养的培育中,强调“守法”多于强调“用法”。守法也不能仅仅是迫于法律的强制性和义务性,需要学生们从内心敬畏法律、认同法律。用法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法治化思维在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中的体现,其直接成效是能够用法律这门武器切实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守法、用法的前提是学法、懂法,学法又是懂法的基础,因此法律素养的培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基本面。

青年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先锋队,他们的法治观念代表着我国公民平均法律认知水平,但从调查研究中表明,大学生群体的法治意识明显不够成熟,他们对法律法规的层次和立法机关等认识模糊,受我国历史上法律方面表现以及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践行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在遇事时要么采用忍气吞声、息事宁人等不公平的方式处理,要么一时冲动、带着报复性心理激情犯罪等极端方式,少部分能拿起法律武器,正确、积极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法律运用能力不足,维权困难

人的一切法律行为都在是法律素养驱使下而为的,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自觉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且积极地用法律手段争取合法权益,把法治素养转化为实现美好生活需求的能力。良好的法治素养有利于大学生坚定法治信仰,德法兼修,成为良善正直之人,进而有助于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是全面发展道路上的精神力量。

、课程思政中融入法律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探究

1.课程思政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中国中央、国务院在针对学校思政工作中提出“要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体系”,习总书记强调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举措。要站稳课程建设这个“主战场”,所有的教师和课程都承担着育人责任,各类课程必须与思想政治建设同向而行、相辅相成。

2.课程思政是法治教育的主渠道。

高职院校公共课程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军事理论》以及《思想道德与行为规范》为主,总览这些课程,虽然或多或少地都会从法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但是这些课程涉及的全部内容都不是以法律知识为课程内容主体,不能充分体现法治教育的意义。因此,在公共课程的思政课堂上加入法律元素,是对法制教育缺失的弥补。

3.课程思政是“法”“专”结合的便捷平台。

通过公共课程学习法律知识,不仅需要授课老师有全面的法律知识体系,还需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教学经验,能够将抽象、晦涩、极具专业性的法律知识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们来说,仅停留在法律条文的表面很难达到学习成效的心理预期。因此法律公共课或选修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挑战。不可否认的是,它一定程度上能够传播法律理论知识,培养守法知法具有法治观念的好青年,但是若要使大学生们能够懂法用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和他们,这个途径还远远不够。

课程思政背景下培育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实践路径

1.推动专业课程法治教学模式向课堂思政转移

课程思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立德树人”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培育现代化强国人才根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抓手。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首当其冲要贯彻落实法治强国战略,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完善思政育人体系,增强法治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的连贯性。思政课堂仅靠单科的法律理论知识输出难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更难以激起学生主动学的兴趣,除了按学科、专业、学时和课程类型开展“思政课”法治教育外,高校应积极推动法律素养培育的主渠道由思政课堂向课堂思政转移,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效果考核指标中,建立独立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

2.提升法律素养培育教师队伍增强教师思政课堂教学能力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法律法规随着国内、国际等内外部环境变化不断修订、更改、完善,高校教师应因时而变,不断自身法律水准和法律素养,主动培养敏锐的法律嗅觉,始终走在法治资讯前沿,在解读各类典型法律事件时能够把握大势,正确引导大学生了解事件背后的法律逻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践行者。

3.加强法律素养内涵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

教材是教学之基。合理有效的法律通识课程教材能有效将法律元素通过每一堂思政课灌输到学生心中,习总书记曾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程是高校开展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全书共6个章节,其中仅最后一个章节用来介绍我国法律知识的宏观体系, 其效果是使得学生形成整体认知,但不同的法律类型、各个层次的法律部和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息息相关的经典法律条款没有做具体介绍,这些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当下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的需求。这个突出的问题,实质上是法治课程开设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程承担任务重导致的。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开设多样的法治课程,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类型的法律通识课,结合专业需求展开讲授,详略得当。

4.创新法律知识教学技巧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课堂思政就是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依托不同学科的背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教法中渗透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养成以法治思维解决专业领域的法律问题。教师还需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思政改革,才能提高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首先,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更贴合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结合生活化案例体现出法律的实际运用,还可以将法律基础知识分类为不同的专题,根据课程特点融入教学进程中。其次,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大学生个性特点、专业特色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谈论式教学等等。要结合时下学生最关心的时事热点去讲授,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率,还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或辩论,再派出小组代表,让学生自己以PPT等课件的形式对法律案例分析,展示自己的见解,教师起到引导和总结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多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减少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和消极心态,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营造开放、包容、多样的课堂氛围。最后,更新教学手段。除了传统的PPT教学、多媒体视频音频等,还可以采取微课的形式补充教学,网络教学中,师生虽不能面对面传道授业解惑,但是技术手段丰富化了,教师可以更便捷地利用音视频资料,设置线上话题讨论、课堂抢答、课堂回放、习题库等方式,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有更多地参与感和获得感。实践教学中,让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法律有感性认知和内心认同,亲自动手、亲眼目睹、亲身调研等体验式教学可以让法制意识深入学生内心。

4.整合法律素材实现课堂思政资源互通互享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共享能够促进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推动思政建设的改革和创新。在共享机制的建立过程中,高校要结合自身师资队伍思政能力总体水平和思政建设的优劣势,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以服务与各大高校的资源共享和学习交流。引入他校之精品思政课、名师教学思政资料,邀请他校专家做思政能力培训,云集优质教学资源到本地校园网络。除了线上资源,还可以整合线下的思政素材,比如高校内部的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高校周边的历史纪念馆、革命遗址、名人旧址等等,通过不同高校合作,学生证相互认证准入。对于法律元素的思政资源,建议各大高校与全国政法类高校联合,针对不同层次校-院-专业-研究领域挖掘法律思政元素,形成法律思政元素库,共专业教师参考、选择和补充,以此实现师生课堂思政资源的互通互享。

4.增加多样法治教育思政元素

任课教师在思政环节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宣传与引导,宣传我国“四个全面”之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帮助大学生认清国情与形势,了解党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运动等,认识到我国社会风气有着根本性的转变,社会公平正义明显增强。同时以小见大,用校纪校规来举例,让大学生们深刻领悟规定和制度的意义,我们遵循既有规章制度使得校园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了人人平等,师生、员工无一例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法治校园的魅力,从而类推到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三)课堂思政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法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前述所提到的途径方法都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习总书记近段时间总强调我们要大兴调研,其实质就是教育我们工作和知识能够务实,要有所实践和沉淀,将法律知识活学活用。

一方面,实体性的授课可以和培育法律素养的第一课堂相结合,与相关的法律机关部门合作,如律师事务所、检察院、法院等实习、参观、旁听,学生可以直面社会法律纠纷,切身体会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感受法律运用的过程,提升自身法律素养。与基层社区进行合作,组织学生组成法律志愿宣传服务队,帮助社区群众解决一些法律问题,为社区法治环境的营造建言献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在这样的实践中,不仅大学生自身的法治素养有所提高,也会带动社区群众法治素养的进步。这也可以体现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先导性,能够带动其他群体法治素养的提高,发挥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的教师可以布置宣讲专业领域法律知识的课外作业,鼓励同学们利用各种校园环境设施,如利用校报、大学生活动中心、宣传栏、校园电台、食堂电视、校官方的“两微一端”等媒体、载体宣传民主与法制。

四、结语

对于大学生来说,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法治观迫在眉睫。将“法治”与价值观结合起来教育,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法”中有理有情,从而内心树立牢固的法律信仰,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更加完整有力的人格,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以点带面,群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辐射周围人物,促进全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提升,推动我国现代化法治社会的建设。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