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4-08-16教育论文
舞蹈是一种具有独特形体美和动作美的艺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将红色经典与舞蹈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舞蹈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传承和弘

舞蹈是一种具有独特形体美和动作美的艺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将红色经典与舞蹈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舞蹈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

1.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融入高校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现实意义

1.1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在引领社会风尚,培育健全人格以及引领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全体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为后代中华儿女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向。将红色文化引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领域,有利于传递正面积极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1.2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实意义

  舞蹈课程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各种舞蹈形式,同时还要深入理解其内涵。舞蹈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艺术学科,将红色文化融入于舞蹈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深化舞蹈课程的育人内涵。

1.2.1发挥舞蹈教育的思政育人功能

舞蹈教育是一种追求、向往“真善美”的艺术,意在用“美的事物”来陶冶与净化人的心灵,在优秀舞蹈作品的氛围中,能够促进人的意志情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高校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以将学生培养成为道德素质良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因此,舞蹈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培养与美好心灵塑造的教育,舞蹈教育正是在道德认知中体现和反映"真、善、美"的根本要求与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渗透与有机统一的。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将舞蹈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起来,贯穿于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舞蹈教育的思政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政治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与道德品质的完善。

1.2.2促进学前舞蹈专业教学革新

随着教育教学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不仅承担着舞蹈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的任务,同时还担负着课程思政的重要职责,这既是新时期丰富与创新学前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的必然路径,同时也是实现舞蹈课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选择。以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学前舞蹈专业融合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多生动的、丰富的案例,鼓励学生创编有红色文化元素的舞蹈,开展相关的比赛活动等,培育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道德观,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其能够具备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修养和素质,承担起学前教育的重任。

2.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现实困境

2.1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思政建设不够深入

从文化价值层面看,舞蹈是一种承载着人类精神追求与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在编排舞蹈作品的过程中,把各种各样的舞姿形态与人的品格情操融于一体,通过身体的舞动来呈现多样化的审美意象,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依托舞蹈教学实施课程思政一定的具有优势。目前,高校课程思政与舞蹈教育之间的结合还处于探索的浅层次阶段,教师对于思政教育和舞蹈教学之间的关联性缺乏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 

2.2相关机制不完善导致育人效果不佳

为了有效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将二者深度融合起来,就必须建立起成熟的教育机制,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到教育内容的各个方面,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保障措施。从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看,缺乏对教育资源的整体规划和拓展延伸,导致思政教育与舞蹈课程的融合度不高。 

2.3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系统完善

将红色文化融入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应当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舞蹈课程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来看,将学生的舞蹈专业知识与舞蹈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没有全方位对舞蹈课程的育人成效进行考核评价。舞蹈教学不仅仅教会学生掌握专业的舞蹈知识技能,同时还通过积极向上的舞蹈作品,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因此,舞蹈课程的思政育人成效也应当纳入教学评价考核中。 

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策略

3.1以全方位育人为导向更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理念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应当以全方位育人为导向,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重视学生对舞蹈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又要构建良好的思政育人氛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现状与发展需求,将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导向,在舞蹈课程教学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等思政教育元素,立足于全方位育人开展舞蹈教学,从而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那一抹东方红》《闪闪的红星》等都是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舞蹈作品,在舞蹈欣赏与排练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舞蹈了解革命年代的红色历史,从中感受革命先辈们团结一心,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指引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舞蹈教师应科学把握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之间的契合点。在授课时,为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教师要结合舞蹈课程教学实际,适当加入红色文化题材,创新应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思政元素,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可以积极鼓励学生以红色文化背景为依托,自主编创歌舞进行课堂展演。学生在了解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托舞蹈这一载体,通过肢体形态语言进行创编,编演《延安颂》等舞蹈,使舞蹈专业知识和红色文化也紧密结合了起来,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又提升了民族责任感,培育了爱国主义情怀。 

3.2融入思政元素创新舞蹈剧目课程体系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贯彻落实思想政治育人目标要求,需有机结合舞蹈专业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实践能力培养这几方面,创新舞蹈剧目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综合全面发展需要,制定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以及认知目标:第一,情感目标。学生在学习舞蹈剧目主题思想和创作背景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第二,能力目标。能力目标主要指向学生对于舞蹈技能的掌握,通过舞蹈教学增强学生的身体控制力、舞蹈表现力,在各种风格的舞蹈表演中呈现出良好的体态和精神面貌。第三,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包括红色革命文化主题在内的各种舞蹈剧目,掌握不同舞蹈类型和风格所要求的体态,韵律,节奏,切实提高学生对于不同舞蹈剧目的认知能力和表演能力。通过创新舞蹈剧目课程体系,弥补了学前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仅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不足,重视学生舞蹈技能、认知水平以及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为红色文化等思政资源在舞蹈课程中的融入提供了有利的教育环境,以保证思政教育与舞蹈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3.3把握舞蹈教学与思政育人间的契合点

从舞蹈作品的创作来看,作品展现的是作者对于生活经历的审视和热爱,正是因为投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够引发观众的共情,教师应当把握舞蹈艺术的特点,从舞蹈欣赏、表演的角度使学生获得启发和感悟,有效把握舞蹈教学与思政育人之间的契合点。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传授学生舞蹈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渗透舞蹈文化艺术理论与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传统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拓宽思政理论层面的教学内容。第二,在引导学生塑造形体美的同时,以一些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引导,培育学生内外兼修的良好品格。第三,在引导学生进行舞蹈作品欣赏时,关注“艺术性”、“技巧性”赏析的同时,让学生深刻领略其中的思想内涵与情感,适时引入红色文化等思政育人因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例如,水下舞蹈作品《红》,这部作品是建党一百周年献礼作品,作者运用高超的舞蹈技巧,带给人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共鸣,为了让学生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既学习和掌握丰富的舞蹈技巧,同时又能够体会到作品的思想情感,教师可让学生围绕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让学生结合革命历史,联想“橙黄的舞衣” “幽蓝的深水”等意象分别象征着什么,同时从欣赏品鉴、模仿演绎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舞蹈作品的动作以及韵律等设计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从舞蹈课堂汲取更多的思政养分。  

3.4立足舞蹈课程内容融入红色文化等思政元素

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现当代优秀舞蹈作品《映山红》 《绒花》等,都是红色经典舞蹈,这些舞蹈作品有着鲜明的主题和积极的思想导向,通过音乐、舞蹈结合的视听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形象化起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结合教师讲解,学生对这些红色经典舞蹈作品进行赏析,有利于推进舞蹈课上的红色经典教育,提高舞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更能激发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学生从红色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文化养分,从而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责任感,这也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红色舞蹈本身就是对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作为生动的教学素材,有利于学生感悟和理解红色舞蹈的育人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教师要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充分发挥舞蹈专业优势,积极倡导学生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理念,除了课堂教学以外,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党史学习、文艺演出、艺术支教等各种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自觉成为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者与弘扬者,确保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入行”,彰显红色文化的价值。例如,在暑期支教中,学生通过舞蹈语汇来展现红色革命年代的儿童英雄故事,既具有童趣性,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并以舞蹈形式使孩子们受到红色革命教育。 

3.5加强舞台表演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训练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等思政育人资源,既要体现舞蹈课程的艺术性特点,同时又要体现舞蹈教学的思想性特征。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要获得专业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素养,实现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情感内核的高度统一,从而增强红色舞蹈作品对于观众的感染力。在红色经典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参演舞蹈作品,学生更加深入直观地感受到红色经典所传递的独特魅力,感悟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革命思想和高尚品质等,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舞蹈创编与表演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训练。例如,组织学生创编以“风雨中的奋斗”为主题的红色舞蹈作品,以抗日战争年代为背景,讲述普通人民群众坚强不屈、在水深火热的时代奋力崛起的故事,学生通过参与编排和演出,对舞蹈作品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3.6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创设舞蹈教学情境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除了要求舞者娴熟运用人体动作外,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方法来诠释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情感内涵。只有使青年学子获得切身的感悟,认识到自身的成长发展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才能真正实现红色文化渗透于舞蹈课堂的目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创编舞蹈作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投入真情情感,巧妙塑造人物形象,灵活运用舞蹈动作、旋律节奏以及舞蹈场景等,创设生动真实的舞蹈情境,从而使红色题材舞蹈能够引人共鸣。一成不变或模式化的舞蹈动作和场景,必然会影响舞蹈作品对受众的吸引力,削弱舞蹈的教育价值。教师要指导学生精细化进行舞蹈构图,领悟红色题材舞蹈无穷的魅力。例如,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调研、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嘉兴南湖红船、南京花雨台、甘肃会宁革命老区等红色地址和其中的人物故事,拓展视野和题材,在此基础上整合利用舞蹈专业知识,进行多样化的舞蹈创作,认真排练、反复打磨,使红色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进而树立以舞蹈教化育人的目标。 

3.7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健全课程评估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作为艺术类课程,带有鲜明的艺术特性,实现教学量化评估存在一定难度,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主要针对学生对舞蹈知识舞蹈技能掌握进行评估,而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综合评价方面则有所欠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要根据舞蹈课程教学的实际特点以及思政育人的目标要求,展开综合性、全面性的评价,对学生的能力素养以及整体发展情况展开综合评估。关注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以及文化艺术的深厚积累与深刻理解,同时又要通过让学生汲取优秀的文化精神因子,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通过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估体系,彰显舞蹈等艺术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等思政育人资源在舞蹈教学中的融入。

4.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舞蹈课程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将红色文化等思政元素渗透融入于舞蹈教学中是尤为必要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途径,确保红色文化等思政资源可见可感,使红色文化成为舞蹈课程实施思政育人的重要依托。舞蹈教师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这一宝贵的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充分把握和利用舞蹈课程的特点,将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与学前教育舞蹈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红色文化充分融入于舞蹈专业知识学习和舞蹈创编活动中,彰显红色文化育人价值,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