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4-08-16教育论文
中职教育的深入改革背景下,对舞蹈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舞者,要求中职舞蹈教学中要优化教学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的深入改革背景下,对舞蹈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舞者,要求中职舞蹈教学中要优化教学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生艺术表现力发展需求,科学设计舞蹈教学方案。然而,现阶段中职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仍然以舞蹈知识、动作技巧等的教学为核心,导致人才培养未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中职舞蹈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要将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1.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主要内容

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对其舞蹈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舞蹈艺术表现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1想象力

想象力是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或者舞蹈创作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想象力与学生自身的感知能力密切相关,同时,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关键基础。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力时要注重对其舞蹈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舞蹈想象力具体包括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对舞蹈主题的想象以及对舞蹈动作创编的想象等多个方面。学生具备了较强的想象力能够使其对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有更深入、准确的理解和感知,另外,在丰富的想象力的支撑下可以促使学生对舞蹈进行二度创作,让学生的在舞蹈表演中可以更好的传递与表达情感,提升其艺术感知能力。 

1.2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同样是舞蹈艺术表现力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两方面。其中形象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加强对舞蹈动作美感的感知,帮助学生优化舞蹈动作,使其在舞蹈表演中最大程度挥发其艺术表现力。二抽象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舞蹈作品内涵、情感等的感知与理解上,同时能够将所感知到的内容通过舞蹈动作呈现出来,实现对舞蹈动作的延伸、发展与创新,提升其舞蹈表演境界。 

1.3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作为艺术表现力中的主要内容,其强调学生在舞蹈表演中鞥能够融合自己对于艺术的真实体会与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不仅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也要让学生具备丰富的舞蹈文化知识,同时需要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专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舞蹈编排中、表演中能够主动创新与创造。 

2.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与体操、武术以及杂技等艺术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别。舞蹈更注重对情感的传递与文化内涵的表现,在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中,即使没有高难度的动作,没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技巧,只要舞蹈表演者能够将情感传递给大众,就能够让大众在情感的感染下产生内心的共鸣,就能够让舞蹈作品获得较高的评价。而舞蹈表演中情感的传递主要依托于舞蹈表演者的艺术表演力,通过舞蹈表演者的表情、动作以及舞蹈服装、道具和音乐等多方面来传情达意。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进行培养,能够使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更好的传递情感,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

2.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

中职舞蹈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内外兼修,不仅能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艺术涵养。但是在以往的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舞蹈技巧的教学和指导,只关注学生的外在形体,忽视学生内在的艺术涵养,这并不利于对学生舞蹈潜能的充分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在舞蹈领域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舞蹈文化的渗透以及引导学生对舞蹈作品的鉴赏,使学生在舞蹈表演之前能够对舞蹈作品内涵有准确的理解,感知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思想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艺术涵养,同时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舞蹈潜能,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中有更好的发挥。 

2.3有利于传达舞蹈作品的内涵

舞蹈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一部好的舞蹈作品离不开其丰富的精神内涵,缺少内涵的舞蹈作品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能让观众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力,对学生在舞蹈表演中更好的传达舞蹈作品的内涵有重要的帮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较强的艺术表现力,采用精湛的表演技巧将舞蹈作品的内涵呈现给大众,让观众准确理解与感知作品中传递的内容。比如,在《中国妈妈》这部舞蹈作品中,表演者通过眼神、动作、表情等将中国母亲伟大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整部作品的表演中,表演者并没有采用复杂的舞蹈动作,但是以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向大众传递了作品的内涵,让观众不仅潸然泪下,也让作品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

3.1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

中职舞蹈教学中,加强学生舞蹈基本功训练是培养其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能够让其外在形体达到更理想的状态,比如能够增强学生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力量,也能够让学生身体关节处的韧带更具灵活性,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升,身体各方面条件都能够满足舞蹈表演的需求,即使在舞蹈表演中需要做比较复杂的动作,也能够轻松完成。舞蹈教师在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舞蹈基本功训练,并不断研究与探索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使其在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中塑造良好的外在形体,在舞蹈表演中能够根据作品需求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提升学生的艺术表演力,让其舞蹈表演水平得到持续上升。教师要形成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设计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案,在具体训练中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体能以及柔韧素质两方面进行训练。其中体能训练是借助相关训练项目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在舞蹈表演中能够更具力量感,能够高质量的完成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而在柔韧素质的训练中,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得到提升,也就是俗称的肢体柔软度,如果身体过于僵硬,舞蹈就会缺乏美感,通过提升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能够让其在舞蹈表演中更好的发挥其艺术表现力,使舞蹈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比如,在一首快节奏的舞曲中,要求学生要具备足够的体能和较高的肢体灵活性,如果学生体能不够,在舞蹈表演中就很难跟上舞曲的节奏,导致出现拖节奏的问题,影响舞蹈作品整体的美感。因此,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肌肉力量、肢体柔韧性和灵活性,从而使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得到提升。

3.2注重艺术情感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主要是指在舞蹈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对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有准确的感知和理解,这样在舞蹈表演中才能将这些情感思想与舞蹈动作、表情、神态等相融合,最终提升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学生要想能够在舞蹈表演中通过内在的情绪和情感打动观众,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首要的就是自己先被舞蹈作品的情感所感染。因此,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度的赏析,从中感知舞蹈所传递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情绪,感知舞蹈的艺术内涵,应通过教学指导让学生在舞蹈动作的编创中能够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融入其中,从而通过舞蹈表演将舞蹈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内涵传递与表达出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感知氛围,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互动与体验使学生能够体验与感知舞蹈的意境。比如,在进行有关民族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选的民族舞蹈内容,在课前为学生收集整理与之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素材的观看和解读,对与民族舞蹈相关的文化知识、民族风情、舞蹈特征等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师再给学生播放具体的舞蹈音乐,让学生在前面所了解的内容的基础上去感知和体会舞蹈的旋律和节奏,感受舞蹈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民族舞蹈的即兴编创,让学生用舞蹈表演的方式来传递自己内在的情感和思想,既能够实现对学生艺术情感的培养,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舞蹈创编能力。 

3.3提升舞蹈表演能力

舞蹈是一门形象艺术。中职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提升,提升舞蹈表演能力,能够使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对舞蹈内涵、舞蹈思想等进行具体的表述和传达,是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关键。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其能够意识到肢体语言形象性对其艺术表现力提升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自身肢体语言的形象性,也就提高自身的舞蹈表演能力。民族民间舞蹈训练是提升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有效方法,舞蹈艺术源自于民间,尤其是民族民间舞蹈中,大部分的舞蹈动作都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的模仿,或者是以现实生活中事物为原型,加以艺术化处理,使其成为一种舞蹈艺术,因此,民族民间舞蹈具有较强的形象性特征,教师带领学生对这一类型舞蹈进行学习和训练,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比如,傣族的孔雀舞就是舞者对孔雀外形、生活习性、动作特点等的细致观察,加以艺术化处理后形成的一系列舞蹈动作,让孔雀形象活灵活现。如舞者表演孔雀在山涧饮水的画面,双臂由腋下向后伸展,双手微曲,状如孔雀翅膀,舞者上身躯干的扭动以及头部微微的颤动,使孔雀饮水的画面栩栩如生的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再如蒙古舞中,很多舞蹈动作都是模仿的骑马动作,既生动形象,又具有民族特色。学生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与训练,能够让其感知舞蹈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丰富舞蹈动作,提升其舞蹈表演能力。 

3.4培养音乐节奏感

舞蹈与音乐不可分割,在舞蹈教学中,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让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在舞蹈表演中能够利用肢体语言将音乐中的内涵及情感呈现出来。简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对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舞蹈音乐的赏析,比如,教师给学生播放一首舞蹈音乐,让学生在听完音乐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阐述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这样在舞蹈表演中,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表达作品内涵,让舞蹈动作设计的更合理,让舞蹈表演更具完整性。首先,学生在音乐作品鉴赏的过程中,要对音乐的节拍、旋律有精准的把握,这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准确的理解,才能在舞蹈音乐的鉴赏中正确的感知与感悟作品的内涵,学生只有正确把握节拍和旋律,才能在后期的舞蹈创编、舞蹈表演中把握好舞蹈动作的细节,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才能让舞蹈表演更吸引观众的眼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学生要对舞蹈音乐中表达的情感色彩有准确的领悟,任何一首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路线,把握好舞蹈音乐中的情感路线是感知音乐情感内涵的关键。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指导,更要关注学生对于舞蹈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舞蹈音乐中所传递和表达的情感色彩,对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有重要帮助。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能够通过丰富的音乐知识准确把握音乐的风格、旋律、情感色彩,进而在舞蹈表演中能够将音乐节奏、音乐情感与舞蹈动作进行完美的融合,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5加强理实结合训练

中职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文化知识的传授、动作技巧的指导以及作品内涵和情感的感知,更要加大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的舞蹈表演经验不断丰富,在经验的积累中实现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传统的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给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和技术指导,忽视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实践训练,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理论和技能未能及时内化,影响其艺术表现力的发展。在中职舞蹈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更新教学模式,采用理实结合的训练方式,为学生的舞蹈表演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舞蹈表演实践机会,这样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理论应用,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水平,也在不断反思与改进中让学生的舞蹈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进而使其舞蹈艺术表现力得到有效发展。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实践环节,比如在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舞蹈音乐即兴进行舞蹈创编,并通过一对一battle以及小组battle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内化所掌握的理论和技巧,同时也让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提升,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外也要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实践机会,比如在校内定期组织开展舞蹈创编大赛或者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开创舞蹈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校外的演出活动、比赛活动等。 

4.

综上所述,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以及准确传达舞蹈作品的内涵等有重要的价值。中职舞蹈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以艺术表现力培养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在具体的培养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增强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另外在音乐方面的感知力、鉴赏力方面也要注重培养,采取理实结合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